2009-12-31

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按:磯永吉教授乃是在廣島出生,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公元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畢業後,1912年來到台灣,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與我國農學界先進謝順景大前輩(也是北海道大學農學博士)曾有共事經驗,以下文章由謝順景前輩所撰寫,轉載自公共電視,異人的足跡「磯永吉」篇的導讀


寫在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故事之前



謝順景(北海道大學農學博士、前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國史館與公視要把為台灣的稻米改良奉獻一生的日人,已故磯永吉博士的故事搬上螢幕並寫了這本書留下歷史,並要筆者寫一篇導讀,讓讀者深入暸解日治時代台灣的農業發展狀?。
筆者因為年輕時在農業試驗所從事水稻研究多年,自1951年開始常常拜訪當時住在台北市青田街住所的磯永吉博士,請教他很多有關稻米改良的事宜。在 1953年夏天筆者在美國華盛頓(Washington, D.C.)與磯博士會合,一起考查美國的稻米生產時,共同討論所看到的美國水稻生產與台灣的有何不同,在長期的接觸中,感到他是一位有學問且實務經驗豐 富,而非常容易親近的人。有此淵源,筆者今天能在此介紹他的一些事蹟感到很榮幸。
先介紹我所認識的磯永吉博士。他在1886年生於日本廣島縣,1911年7月從日本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編按:即今東北大學,按編者認識有誤,應係今日之北海道大學)畢業。在1912年來台後,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從此開始他在台灣,從事農業研究及教育45年的漫長生涯。
他在1912年之後,擔任台北帝國大學的助教授兼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1928年以〈台灣稻米育種研究〉論文獲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博士學位。 他在1942年接任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改制後的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所長。當時的農試所,位於台北市公館目前的台灣科技大學的現址,與台北帝國大 學(編按:即今台灣大學)鄰接,所以可以兼顧在台大的教職。
他在1943年擔任為台北帝國大學農學部的教授,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徐慶鐘博士、台大陳炯松教授、以及戰後農業試驗所第四任所長徐水泉博士等都是他的得 意門生。他在戰後留台任國立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同時亦應聘擔任台灣省政府的顧問,協助農林廳所屬各試驗場所之糧食生產技術改良工作。
他致力於教學及在農試所的研究工作,而在1926年首次育成了高產而食味良好的「蓬萊米」(命名蓬萊米是1926年;命名台中65號是1936年),從 此以後食味不好的台灣「在來米」就被「蓬萊米」取代,造成台灣的米食文化的重大改變,所以世人稱磯博士為「台灣蓬萊米之父」。
磯博士他在台灣工作期間,育成了214種水稻品種,其中在台灣推廣種植的所謂「內地米種」或「日本型稻」有15種,最出名的是「台中65號」,成為最典 型的品種,不但在台灣種植,而且也被世界各國引進廣為栽培,根據估計最盛的時候(1940年代)胝全世界的栽培面積曾達到300萬公頃之多,可見它的適應 性之廣。目前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胝汹內,立有「台中65號」的紀念碑,以永久紀念它階段性的歷史價值。
磯永吉博士在台研究的45年中,發表了很多有關作物改良的論文被廣為流傳,所以在1961年7月5日接受日本的最高榮譽「日本學士院賞」。當磯永吉博士 在71歲的高齡返國時,台灣省議會臨時動議通過,每年贈送他1,200公斤的蓬萊米做為他的終生年金,以感謝他一生為台灣農業的貢獻。這是全世界僅有的美 好的故事。
1957年,磯永吉博士71歲時退休返回日本,定居在山口縣府附近的新家並被聘任為山口縣農業試驗場的顧問,其間寫了他在台灣工作45年的回憶錄《蓬萊米談話》一書,留下歷史紀錄。
有一天,他摸著他稀疏的白頭髮笑咪咪地告訴筆者說,他研究米一輩子,所以希望能活到做完「米壽」(「米」字由「八十八」所組成)為止,但他在1972年在日本逝世時,享年86歲,雖然未達到他的願望,但他一生的「美好的仗已經打完了」,走完了人生完美的句點。
其次我要談一下,日本據台以後的台灣稻米改良的歷史。根據記載,古早時期原住民從菲律賓群島、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引進了大量的「陸稻」(編按:即旱稻, 較一般水稻更具抗旱能力)種植,已有300年的歷史。台灣在1895年中日戰爭(編按:指甲午戰爭)失敗後割讓給日本。日人來台時之稻米都是「秈米(在來 米)」,品種繁雜、品質粗劣,多混雜「紅米」、「黑米」及「稗子」等而且產量很低。
為解決此問題,日人首先把台灣的在來稻進行就地純化品種的工作,作為稻育種的第一個步驟。把原來的1,000多個品種,限定只能種植400種,最後選出 266個在來稻,做為台灣米改良的基本品種。1912至1925年,日人致力於稻米的改良,以輸出台灣米到日本國內為目標,因為稻米的品質已大為改善,而 產量也提高很多,向日本輸出的稻米數量也逐年增加。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他們進行「日本型稻」的引種改良試驗。
在磯永吉博士主導下,在1924年進行日本稻「龜治」與「神力」間之雜交,經過一系列的選拔工作,在1936年選出產量高而食味良好,而能在台灣1年栽 培兩次的品種「台中65號」 (據查「臺中65號」育成後,再取代「嘉義晚2號」被推廣,稻熱病被害情形才顯著減輕,奠定臺灣梗稻栽培之基礎。在屏東平原一帶,因「高雄10號」的耐病 性極佳,乃與「台中65號」同時推廣。)等適應性廣的稻種,推廣給台灣農民種植,因此台灣的日本型稻米不但可供台灣島內食用,而且輸出到日本的米量也大為 增加。
在1900年的台灣稻米每公 頃的產量為943公斤,到了1926年提高為1,565公斤/公頃,到了1938年變成2,242公斤/公頃,總產量為1,402,414公噸的最高紀 錄。從日人剛來台之1900年到1938年之38年期間,台灣的稻米生產增加了5倍左右。戰後由於台灣研究人員繼續稻種改良結果,在1976年的稻米產能 提高到271萬公噸,創歷史最高的紀錄。
磯永吉博士在他的回憶錄說,他任農試所育種系主任時,曾針對水稻的改良是否以日本稻為優先或以台灣稻為優先一事,有兩派人員對立爭論不休,他最後裁決以前者為優先,做了方向性的決定。事後想來他的決定是對的,否則的話台灣不會有蓬萊米的產生。
他認為蓬萊米育成及推廣成功要歸功於:(1)他的研究團隊的敬業精神,(2)育種理論的基礎正確,(3)台灣農民的全力配合,(4)加上日本國內消費者 及台灣島內消費者的認同及捧場,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推廣台灣全島種植,沒有這些人全力合作的話,上述的佳績無法達成。
他又回憶說,1926年大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在台北鐵路飯店召開。他在會議中提出,一直稱為「內地米」的日本種應該給它一個適當的名字。他建議從 (1)蓬萊米、(2)新高米及(3)新台米3種中選一個名字。主持會議的伊澤多喜男總督說,台灣有蓬萊仙島之稱,所以決定以「蓬萊米」命名在台灣所育成的 日本型稻,這是蓬萊米的由來。
  從此蓬萊米變成世界聞名的名詞。新品種蓬萊米除了更可口,獲得消費者的偏愛外,其生產力又比原來的在來米能多收成20%,米價又高出在來米5%~10%。由這些業績來看,磯永吉博士被稱為「蓬萊米之父」是實至名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